发布时间:2023-03-08 14:25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50x/2023-00012
- 发文日期
- 2023-03-08
- 公开日期
- 2023-03-0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司法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主题
-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法制,总结,行政
- 文件下载
- 内容概述
- 无锡市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2022年,无锡市司法局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围绕“坚持一流标准、争创一流业绩”,力争“一项全国示范、多项全省领跑”,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营造了平安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202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开展了“十大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无锡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滨湖区被表彰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梁溪区“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按下远程监管静音键”项目被表彰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市司法局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高质量发展绩效考评中位居前三,无锡、江阴、宜兴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司法局,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获得全国司法行政先进集体等省部级荣誉8项,获得司法部副部长等市以上领导批示82件,获得央视《新闻联播》等市以上主流媒体报道645次,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获得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双第一”。
一、实施“政治统领全面强化行动”,展现政治建设统领新作为
筑牢政治思想防线。深刻把握政治机关根本属性,创新采取“四学三走两提升”模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喜迎二十大、悦读向未来·五个一活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七个一行动”。严格落实“首题必政治”常态化学习制度,获评2021-2022年度全市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常态化抓好党史学习教育,认真推进“捍卫‘两个确立’、勇担光荣使命”主题实践活动,严肃召开“政治忠诚”专题剖析会,组织赴安吉开展“重走总书记视察之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员政治轮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制定下发机关党建“三级”责任清单,督促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普遍开展谈心谈话,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生根。进一步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开展党员活动的水平。巩固教育整顿成果。保持严肃惩治执法司法腐败的高压态势,开展肃清流毒影响自查活动,深入贯彻《关于巩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意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要指示精神,召开专题学习警示会,组织观看刘亚军案件庭审录像,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以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四廉”教育为主题,举办一次“一把手”讲授廉政教育专题党课、组织一次廉政警示教育、发放一份廉洁家书、开展一次家风教育活动、开展一次廉洁主题猜谜活动。
二、实施“法治规划全面落实行动”,展现法治规划引领新作为
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好《关于深化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以市委办名义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参加省委依法治省办组织的五大媒体“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把手访谈活动,在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习近平法治思想天天学”专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无锡的生动实践”主题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专题培训班。推动“一规划两方案”落实落地。推动“十四五”期间法治无锡、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落实落地。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和“一办四组”会议,印发《无锡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无锡市贯彻落实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做好年度法治建设的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述法活动,迎接省委依法治省办对我市市县两级法治建设工作的督察和全省“两代表一委员”对我市法治建设工作的视察,以整改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督察问题清单为契机,补齐工作短板弱项。开展“四个专项行动”。开展重点民生领域部分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执行情况、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四项专项行动。立法领域,对《无锡市献血条例》等2个地方性法规和《无锡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6个政府规章开展立法后评估;执法领域,开展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召开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会;司法领域,组织公检法司各部门专题汇报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情况,召开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题宣讲会和专题讲座,发放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监督卡;普法领域,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印发年度市级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媒体公益普法责任清单。开展法治建设系列创建活动。贯彻落实《江苏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方案》精神,开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城市”专题调研,召开全市“援法议事”工作暨“法治小区”建设交流会,举办“基层治理法治化”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4个项目入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善治无锡”案例。
三、实施“法律服务融合发展行动”,展现保障中心大局新作为
积极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法治高地。按照赵建军市长提出的“让法治成为无锡营商环境的最好品牌和最强内核”的要求,全力擦亮“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制定《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推动建立无锡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为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制定《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开展“产业链 法律服务”联盟行。印发《关于开展“产业链 法律服务”纾困解难促循环活动的通知》,成立全国首家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 法律服务”联盟及公益基金,发布《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法律服务手册》《生物医药产业合规建设蓝皮书》,组织律师针对产业链特点分析查找法律风险隐患,提供尽职调查、政策咨询、法律文书起草等法律服务。在全省率先培育“产业链 法律服务”联盟示范点,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链行业性法律调解办公室和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链 法律服务”联盟实习基地在无锡揭牌成立,将集成电路、水污染防治、高端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物联网、电动车产业、软件 智能工业、电子新材料等8个“产业链 法律服务”联盟列为先行创建对象,以点带面,提档升级11条优势“产业链 法律服务”联盟运作实效,着力构建“四链”一体的联盟示范创建工作格局。提升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质效。组建园区公益法律服务团,遴选31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公共法律服务人员,为全市9大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提供法律业务指导和支持。挂牌“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六诊”工作,在园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安排值班人员“按时坐诊”;根据企业、商家、职工需要“上门出诊”;组织志愿服务队在园区、商圈“出街义诊”,安排园区公益法律服务团“定期巡诊”;利用法律服务热线、“12348”法律咨询平台“随时急诊”;帮助有生产经营决策“疑难杂症”的企业“专家会诊”。全市各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提供法律意见368件,进行园区企业合规审查213次,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服务1884件,法治体检1105次,法治宣传2173次。加大小微企业解困帮扶力度。通过“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月”“中小企业法治体检”“进万企解难题促发展”“百所联百会”“律护企航”“乡村振兴公共法律服务村村行”“法润无锡春风行动”等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律师行业担任企业法律顾问21616家,在800余家小微企业设立了律护企业联络员,定制“一企一策”法律服务方案600余份,帮助解决法律问题1700余个,提出法律建议2300余条,发布各类法律服务信息1万余条,研发出产业法律服务产品45个。基层法律服务行业成立法治体检团8支,清单式服务中小企业986家,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4亿元。
四、实施“依法行政深化促进行动”,展现法治政府创建新作为
推进重点领域先行性自主性立法。完成10件地方性法规和6件政府规章的起草制定和合法性审核工作,立法量创我市历年之最,是全省设区市平均立法任务的5倍,《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等3个立法项目为国内同领域率先立法。出台《无锡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管理办法》,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活动,梳理市级行政规范性文件256件,继续有效137件,拟废止114件,拟5件转为非规范性文件管理,完成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上报备8件,收到下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66件。对所有涉及企业准入、产权保护等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政策文件,均要求起草部门严格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开展基层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协调解决餐厨油烟治理、燃气管理等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归属权争议。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对全市7800余名执法人员换领全国统一执法证的考核和审批。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赋权事项实施专项评估工作,从全市801项赋权事项中清理出22项僵尸事项。推动基层行政执法改革,自2020年在全省率先出台《无锡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指导规范》以来,全市镇(街道)已基本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要求。加大智慧执法力度,建设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综合平台,逐步实现行政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深入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协调落实行政复议编制、人员、场所,增设行政复议立案处,核增4名编制,从全市抽调9名办案人员参与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市一级增加5间办公室。调整行政复议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工作规则,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完善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形成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开展全市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实地评估,印发《关于加强行政复议层级指导监督的通知》,推动市、县两级规范化建设同步提升。定期发布全市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和败诉情况通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落实到位。强化对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和督办,确保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和行政复议意见书落实率双100%。审结394件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代理79件市政府行政应诉案件,无一件因行政复议程序违法而败诉。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出台《无锡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施细则》,公布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聘任新一届政府法律顾问,构建“政府法制机构 外聘政府法律顾问 合法性审查专家库 法律事务助理”的“1 3”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新模式。完成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3件、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核219件,对13件市政府重大法律事务进行研究,对74件以市政府名义签订或批准的合同、协议出具法律意见,完成政府购买服务协议专项清理自查1108件。
五、实施“法治惠民实事提优行动”,展现公共法律服务新作为
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任务。提前超额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全市新增建设法律援助工作站点65个,全市法律援助站点共受理案件8499件,提供法律咨询108962人次,帮助农民工维权讨薪4865.15万元,实现常住人口受援率达万分之十的目标任务,开展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试点,探索建立法律援助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获得熊选国副部长批示肯定;新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800名,全市“法律明白人”参与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5万人次,引导法律援助案件18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1000余件。完成“党建 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10件,组织实施法治无锡惠民实事工程项目22项。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有效覆盖,优化升级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全市1172名村(社区)法律顾问现场服务群众91605人次。打造“灵锡”app法律服务地图2.0版,形成“互联网 公共法律服务”模式,12348热线入驻市12345中心,实现7×24小时全时空法律咨询服务,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普遍设立“无人律所”“智慧小司”等智能法律服务终端。定期更新维护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无锡信用平台、无锡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系统、无锡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等网上系统,上报数据信息2200余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641件。优化法治惠民利民举措。公证行业在全国首例利用“公证 仲裁”模式监管校外培训机构预付款;全省唯一试点开展公证参与居民小区物业治理,被列入省委省政府十大重点任务百大重点工作;全省首家出台公证参与的镇(街)层级业委会规范化运作指导手册;探索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部署江苏省远程公证系统试点工作,办理全省首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远程视频系统公证案例;全面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公证电子存证技术探索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模式;创新“公证 律所 信托”新组合模式,诞生全省首个“特殊需要信托 意定监护”法律服务合作案例。司法鉴定行业在全省首家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非诉鉴定工作,出台全省首个《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获得全市政法创新项目二等奖,成立全市首个司法鉴定中心。律师行业出台全省首份律师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省首个海外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操作指引,评选全市首批涉外示范律师事务所,组建全市涉外律师人才库,为600余家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创新开展红律护“新”先锋行,组建1 4红律护“新”法律服务团,被列入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十大项目;命名全市第二批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顺利做好2022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工作。推动群众全过程参与法治。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法治监督渠道,依靠立法民意直通车征集群众意见建议3267条,设立镇(街道)、企业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组织市民监督员担任行政部门执法人员换证考试监考官,建立人民陪审员队伍1238人、人民监督员队伍56人,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万余人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就法治建设领域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对各镇(街道)居民群众开展满意度调查。
六、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展现“八五”普法实施新作为
紧扣中心大局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共创文明典范·法治宣传进万家”、“美好生活·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月、“服务大局普法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等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印发宣传册页150万份,发送微信朋友圈广告200余万人次,短信300余万条。深耕文化建设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质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持续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市、市(县)区、镇(街道)“三级共建”工程,揭牌无锡市“1 n”数字普法教育基地,建成锡山区安镇民法典主题公园、惠山区桃源法治文化广场等项目。加强对“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的动态管理和巩固提升,新创建省级法治文化阵地5个,主动清理不符合规范的阵地11个。开展无锡市第二届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喜迎二十大·法润无锡”强国·新江苏拍客摄影大赛等活动,征集优秀法治短视频、动漫、海报、书法等作品846件,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宣传优秀法治文化作品500余件。围绕基层治理推进普治融合实践。成功创建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7个,将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市对镇(街道)高质量发展监测考核,建立季度评估指标体系,以考促建,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功能,激发共治活力。围绕乡村振兴,开展“美好生活·德法相伴”“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系列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广泛开展“民法典进乡村”“宪法进万家”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增强农民群众法治观念。
七、实施“喜迎盛会安保维稳行动”,展现平安无锡建设新作为
统筹推进二十大安保维稳。以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主线,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度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政治安全、防疫安全、重点人群安全、社会稳控安全、系统信访安全、队伍安全、网络安全、保密安全、场所安全等“九大安全”。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出台《无锡市司法局“助抗疫促发展保稳定”十八项法治保障举措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完善以“八个一”载体和“三指引一预案”为重点的监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制,依托监所防控小组协助属地监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应检尽检”。市局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先后奔赴30多个社区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460余人次,收到基层送来的锦旗1面、奖杯1个。社会矛盾积案清理攻坚。健全落实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室)联动机制实施意见、规范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实施意见,指导建立金融、邮政等行政调解、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成立全省首个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常态化开展“春节”“两会”“国庆”等期间矛盾纠纷化解及“疫情防控”“百日攻坚”“大排查、大调解、促和谐”等矛盾纠纷排查专项活动。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8534次,化解矛盾纠纷116069件,行政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224297件。优化线上调解程序,将“苏解纷”“人民调解小助手”等业务系统融入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管理系统,全市“苏解纷”微信小程序注册量达40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调整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召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会议暨《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贯彻工作推进会,加强律师参与办理重大敏感及群体性等案件指导监督工作,印发《关于律师处理重大敏感及群体性等案件指引》,做好全市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代理涉黑涉恶案件的指导。
八、实施“刑罚执行一体发展行动”,展现刑事执行领域新作为
突出刑罚执行“一体推进”。创新建立“三类人群”管理工作闭环督察制度,深化社区矫正“一三三”模式,开展“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项目建设。全市未发现社区矫正对象重大重新犯罪,未发生因刑满释放人员引发的重大安全事件,未发生后续照管对象一年内复吸。突出刑罚执行“社会协同”。健全完善监地共建共治共享协作机制,加强刑释人员衔接安置和“必接必送”等协作。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全面落实分级分类管控、心理疏导教育等措施,编印全国首本《三类人群心理健康及精神卫生知识读本》,建立三类特殊人群心理辅导教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行安置帮教社会适应指数评估,加强特殊人群困难对象就业、生活困难帮扶指导,组织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突出刑罚执行“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一中心两基地”建设,推动各市(县)区建成“智慧矫正中心”,宜兴、锡山已接受司法部远程验收,推动各市(县)区实现省级安置帮教示范基地全覆盖, 6家过渡性安置基地已通过省司法厅验收,推动每个市(县)区至少建成一个主题式损害修复基地,已建成经济类、女性和未成年人、生态环境类损害修复基地7个。总结省级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扬名街道经验,在梁溪区推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后续(社区)照管“三社联动”融合发展实体化运行模式。
九、实施“破除发展难题攻坚行动”,展现改革赋能发展新作为
坚持创新引领,以观念革新为深化改革赋值。印发《202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18 18”创新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市(县)区司法局、市局机关各处室开展“一区一特色、一处一品牌”创建活动,组织召开创新项目评审会。将“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列为全市“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清单,将“研究出台‘一事一研判,一事一指引’执法指导类文件”等20个项目列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攻坚行动项目,要求在1-3年内落实完成,截至目前已有80%项目顺利结项。坚持强基导向,以基层基础为深化改革赋能。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市(县)区司法局为切入口,以基层司法所为基础,围绕基层党建、基础业务、基层队伍、基础保障、实战化建设五个方面,全力推进全市司法所高质量发展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全省一流司法所,建成19家大型司法所,5家司法所分别获评全省司法所分类建设表现突出单位和深化司法所党支部“双争双创”活动表现突出单位。做好智慧司法所平台监督使用工作,加强平台信息录入、分析研判、考核评价等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和管理质效。坚持科技应用,以数字法治为深化改革赋智。建立法治无锡系统,重点打造行政执法监督、重大行政决策、公共法律服务三大系统,接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系统,再与城市数字底座连接,最终生成“法治无锡”数字一张图,被省司法厅列入年度绩效考核个性化创新指标项目。
十、实施“四化四铁五硬强警行动”,展现干部队伍建设新作为
完善岗位职责制度。根据《无锡市司法局职责与制度汇编》制定的45项制度规定,督促各处室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司法行政职能标准化水平。完善干部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机制,及时了解机关干警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日常表现。组织开展“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执法为民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百佳法律明白人”“司法行政系统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落实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政治体检,用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不断加大干部选拔任用步伐,调整任用干部17名,处理违纪干部1名。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推动高质量人才发展,健全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在“155”人才工程的基础上,抓好实施全省司法行政“456”人才计划方案落实。积极争取人才政策、项目支持,有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优越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制定律师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汇编、规模公证机构建设方案、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方案、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成立全市第一家律师事务所党委,成立市司法鉴定协会党支部,推动推动律师行业、公证行业、仲裁行业、司法鉴定行业、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全覆盖,完成对214家律师事务所3638名律师、5家公证机构61名公证员、8家司法鉴定机构104名司法鉴定人、110家基层法律服务所586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年度考核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不够高、法治人才培养不够有力等。
2023年,无锡市司法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法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落实省司法厅部署的“十大项目”“五项机制”、市委政法委下达的“六大任务”,全力实施依法治市统筹工程、法治政府示范工程、服务大局护航工程、法治实事民心工程、法律服务精品工程、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枫桥经验”发展工程、刑罚执行一体工程、基层基础强基工程、管党治警固本工程,推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三个一”引领方向
围绕一个使命。始终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使命,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在服务保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中的作用。把握一个目标。始终把握“勇争全省第一,走在全国前列”这一奋斗目标,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践行者,争创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让法治成为无锡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坚持一个思路。始终坚持“聚焦讲政治、聚力优法治、聚智谋发展、聚神强队伍”这一工作思路,为激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精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优质保障服务。
二、强化“三个力”彰显职能
强化法治统筹力,扎实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办的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推动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落实落地,深入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组织实施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开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法律实施效果评估。强化核心竞争力,全面聚焦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品牌做优做强。以创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高质量推动政府各线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开展29件地方性法规、5件政府规章立法项目的组织起草、政府审查工作。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司法部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监督的意见》,形成职责明确、监管有效的基层综合执法责任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赋权机制,推进全市统一镇(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清单。深化行政复议改革,加快推动办案辅助人员落实到位,推进办案场所和办案设施提档升级。强化法治保障力,紧紧围绕护航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工作聚智聚能。持续推进“产业链 法律服务”“律护企航”“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等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行动,为无锡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上海都市圈,共建环太湖科创圈、长三角—粤港澳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高品质法律服务和高效能法治保障。推动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与司法所、政务服务中心等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衔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化解机制建设,持续开展“一镇一品”调解工作。深化社区矫正工作改革,指导各市(县)区智慧矫正中心全部通过司法部验收,全部建成省级过渡示范安置基地。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区域协同,着力构建“大普法”格局。
三、实施“三个十”创新驱动
推动全省领先十个探索:包括“试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全省法治城市、法治市(县)区创建”“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标准制度”“建立公职律师统一服务平台和首席公职律师制度”“实施‘公证 仲裁’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探索成立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升级完善长三角仲裁一体化联盟合作机制”“打造新业态、金融等领域专业性调解组织”“解戒人员后续照管标准化试点”“打造精准帮扶‘锡心矫’品牌”“建立拟提拔干部家访制度”十项全省领先举措。实施全市率先十个创新:包括“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双提双评’专项行动”“探索建立纪委和法治督察联合工作机制”“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试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深化公证‘身后一件事’服务,拓展财产约定、居住权、意定监护、遗嘱信托等公证事项”“探索设立法律援助基金会”“打造‘法治地铁’专列”“成立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办案专家小组”“完善统筹、指导、监督行政赔偿工作机制”“建立司法行政系统行政审批‘三单一表’制度”十项全市创新工作。开展成熟经验十个推广:包括得到司法部、省司法厅肯定的“法律援助受援人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涉外公证‘4 ’模式”“‘质询 考评’领导干部述法模式”“公证参与居民小区物业治理”“‘法治小区’建设”“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服务等‘互联网 公证’服务”“道路交通事故非诉鉴定”“社矫安帮‘一中心两基地’建设”“政府法律顾问‘1 3’工作模式”“‘点单式’‘组团式’‘个性化’‘特色化’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十项经验。